学术专文
邬建安创作随笔
报道与评论
- 《邬建安:对话》
- 《邬建安:五百笔》
- 《邬建安:仪式》
- 《邬建安 个展:是海,是沙丘》
- 《邬建安:视神经变图》
- 《邬建安:神话江湖》
- 《密园:邬建安新作》
- 邬建安:传统的基因,会在某处某时被唤醒
- 艺术专题|邬建安:被传统选中
- RC2024特邀主视觉艺术家- 邬建安
- 观照当下,逐梦想象,邬建安的“造物”之路
- 邬建安:我们所处的时代像是见证结局的时代
- 邬建安:“骷髅”和“怪物”的生产者 | 封面人物
- 邬建安:借“无妄”之眼,与记忆以外的自己重逢
- 邬建安:让《五百笔》在越后妻有的大地上生长
- 邬建安:“骷髅”和“怪物”的生产者 | 封面人物
- 「Hi人物」邬建安 最会讲鬼怪故事的艺术家
- 苗族文化带来的媒材拓展与视觉表现——“事苗”展览开幕
- 不息
- 跨界协作,对话古今——记《化生:白蛇传的古本与今相》
- 邬建安《万物》:探索水墨与剪纸的跨越性融合
访谈
邬建安:化生
范迪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传承和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这两个课题都是当下艺术与文化建设的不易之题。本次展览实是一个带有综合性的研究/创作项目,旨在探讨两个课题相互关联的可能性,犹如展览题目所意:通过《白蛇传》的古本展演和今相创作,以证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学术融通与相互激发,可以达到“化生”的境界。
邬建安是在当代艺术领域注重传统资源转换创造的一位突出代表,多年来对中国远古神话与历史、传统哲学观念与图像生成方式投以研究,在吸收民间皮影艺术上注力尤深,进而形成具有造型方法论的艺术语言。此回,他以“白蛇传”故事为线索,一方面从观念角度追溯原型,新解本生,生发想象,一方面从造型角度综合取用皮影工艺,再创新颖图像,拓展了原典的意涵,是从“形态性”层面入手进行“化生”的实验。
皮影艺术源流丰富,陕西东路皮影独具特色,在影偶制作上保存古法,造像美轮美奂,可谓典雅与古朴辉映。邬建安联袂皮影工艺大师汪天稳,与传承人团队深入合作,将当代艺术的观念、形式和方法介入“生产性保护”,在促进传承能力和创新水平的提高上做出了有益的尝试。《白蛇传》古本与今相的同台展示,既营构出古今艺术对话互映的迷幻空间,也在机制方面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探索了一条实践路径。
这个项目具有的跨界特征所引发的学术思考和讨论将会超越项目的范畴本身,也许这正是展览引人入胜之所在。